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急速發(fā)展,出現了很多風口,微商也算是其中一種產物。
這條路也經歷了大概4-5年的變革,發(fā)展的也比較成熟了。包括他的模式,培訓,規(guī)則。但也出現了一系列病態(tài)的發(fā)展。
(一)世界上沒有一家企業(yè)是靠引流成功的
微商界人人討論的問題就是如何引流??粗鵁o數自稱微商大咖的人,打著傳授引流秘籍的旗號招募代理。很多微商的培訓也把引流當做了重中之重,給人感覺引流就是一切的錯覺。
導致大量微商把90%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引流上,卻不懂得如何轉化,更不懂得如何做好自己的品牌了。
當然微營銷還是需要一定流量的,如果你微信就10個好友,那確實做不下去。但如果你有5000好友,卻無法轉化又有什么用呢?
而且引流這件事情已經技術化了,證明普通人的你基本沒什么機會的,你肯定贏不過計算機的,如果你還只想著引流,就等著滅亡吧。
(二)不考慮他人的朋友圈,只是在自嗨
曾經聽過一個大咖培訓新人們,告訴他們每天要發(fā)20-30個朋友圈才行,要有活躍度才有人看。我只想問一個問題,你為了保持活躍度,進入了朋友圈自嗨模式,如果別人都給你拉黑了,你發(fā)給誰看呢?
我也見過一天發(fā)80-100個朋友圈的“偽微商大咖”,大多數沒發(fā)多久就被微信團隊封號了,大概是舉報的人太多了吧。
更有甚至,每天在朋友圈高喊神圣的口號,就好像你不加入他就要窮一生了。
你只考慮了自己的朋友圈,卻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如果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這件事,你就不會無腦的去刷廣告了。
我身為行業(yè)里的人,我對微商的容忍度是很高的,連我都會刪除很多微商,可想而知別人如何對待了。
并不是每個廣告都招人煩,適當的走心軟文是可以讓人接受的,微信是建立人與人連接的,不是機器與機器,起碼讓大家覺得,你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三)合格的產品和服務是生命線
隨著這幾年的發(fā)展,微商涉及的產品也是五花八門,走勢也是各種不同,但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永遠是存活的生命線。
毋庸置疑,既然賣的是產品,那產品首先要有保障。在這個大前提下,如果是功能性產品不光要有效果,還要有更好的服務能力。減肥產品就要全程指導客戶如何健康瘦身不反彈,護膚產品就要指導客戶如何使用并授予專業(yè)知識。
如果使用者用完有不適,或者根本沒有效果,你就不用考慮引流等問題了,先考慮產品吧。
請走出你的自嗨模式,將注意力集中在客戶身上,永遠記住過硬的產品,優(yōu)質的服務才是最主要的核心,只有形成了好的口碑才會形成轉介紹的裂變鏈條,不要本末倒置了。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一定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和服務上,而不是整天光想著怎么引流,況且大多數人根本引不到精準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