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把下面的博客口碑營銷案例重溫了一遍:
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葡萄酒品牌,通過博客傳播,成為一時炙手可熱的飲品。Stormhoek,一家小葡萄酒廠家,他的老板馬爾在南非買了80公頃葡萄園,“新西蘭有最好的釀造白葡萄酒的技術,但南非的葡萄比較好”,馬爾深信這里肥沃的土壤一定能生產出好酒,但酒廠的位置偏僻,他的品牌如何才能越過南非的崇山峻嶺贏得英國消費者的關注并與超市簽訂大宗銷售合同呢?Stormhoek是家小企業(yè),沒多少錢,因而也沒有在英國投放任何廣告。2005年5月,也就是Stormhoek葡萄酒誕生后的6個月,馬爾給英國最熱門的150名博客每人寄了一瓶中等價位的葡萄酒。只要博客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就可以收到一瓶免費的葡萄酒:1.住在英國、愛爾蘭或法國,此前至少3個月內一直寫博。讀者多少不限,可以少到3個,只要是真正的博客。2.已屆法定飲酒年齡。收到葡萄酒并不意味著你有寫博義務———你可以寫,也可以不寫,可以說好話,也可以說壞話。馬爾的到來并未引來眾博客們的攻擊,他說:“我們很誠實,我們沒有聲稱自己是南非最好的葡萄酒,我們只是告訴人們這里的酒品質不錯,價格合理,然后請人們說出自己的看法?!辈┛蛡冮_始工作了,他們敲出了葡萄酒的優(yōu)點。在兩個月時間里,估計有30萬人通過Blog開始知道這家公司。不到半年時間,在英國5英鎊以上的瓶裝酒市場,Stormhoek占了南非葡萄酒銷售量的1/5強。發(fā)放免費葡萄酒的公司并非Stormhoek一個,而他的不凡之處在于通過虛擬世界的閑聊引發(fā)了現實世界的銷量攀升,這對于那些無力在廣告上投入巨資的中小企業(yè)來說頗具啟發(fā)。
想起前段時間被廣泛關注的iPhone手機,有多少博客作者,為這么一款自己見過或沒見過的產品在自己博客留下了“iPhone”的烙印呢?博客口碑營銷,應該是一塊有待開發(fā)的沃土。如何讓你的品牌通過博客免費的(或少量付費的)、有效的傳播?這應該成為營銷大師們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企業(yè)們應該看到,現在傳統(tǒng)廣告費用越來越高,但效果卻越來越不明顯。相反,一些通過網絡進行傳播的廣告,比如上面說的那個典型的成功案例,不過是用口碑式的較原始的方法,但卻收到了神奇的效果。而所投入的,卻是節(jié)省到極點了。所以,怎么用網絡(特別是博客)做廣告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了。雖然張朝陽不支持在博客中插入廣告, 但是如果在搜狐博客混的久了,特別是在我們IT群混得久了, 你會發(fā)現,其實那些分析文章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變相的廣告宣傳的。因為我們通過閱讀別人的深入分析,以一種較快的速度、較深刻的理解獲得了對某些產品的認識,比如某某網站又出了什么新產品或者新功能了。不管批判還是贊賞,都擴大了它們的影響。
口碑營銷是用最簡單的、最笨的辦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這是我的理解??吹揭粋€資料說博客的網絡營銷價值主要體現在八個方面:“可以直接帶來潛在用戶;降低網站推廣費用方面;為用戶通過搜索引擎獲取信息提供了機會;可以方便地增加企業(yè)網站的鏈接數量;以更低的成本對讀者行為進行研究;博客是建立權威網站品牌效應的理想途徑之一;減小了被競爭者超越的潛在損失;讓營銷人員從被動的媒體依賴轉向自主發(fā)布信息?!蔽矣X得總結的太好了。因為我們對博客口碑營銷的認識,往往只停留在對那些成功案例的心理震動上,我們的認識往往只是感性的,而不是具體的理性的理論。
博客的寫作和閱讀群體應該是是網民中文化水平較高的一個群體,他們整體的消費能力相對較高,其消費行為更具影響力。而口碑式的博客營銷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影響深刻,所以說博客值得企業(yè)在上面花費腦筋。像瑞星在和訊博客上投放廣告,長虹佳華集團通過博拉網在博客上進行廣告投放。博客網吸引來自香熏品牌“阿芙”的廣告投放等等事件,其實都是企業(yè)對博客營銷意識的蘇醒。但是有分析認為目前博客營銷所側重的主要應該是消費者溝通、品牌打造、概念預熱、市場前期調查、新產品測試、媒介關系處理、公關輔助等方面。
博客營銷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小課題的,比如,怎樣評估博客的影響力以及營銷效果?博客一旦成為廣告投放地,不再單純,那么博客本身會不會讓讀者失去繼續(xù)關注的興趣?